高岑诗派的经典古诗

2022年11月16日19:21:36高岑诗派的经典古诗已关闭评论


    边塞诗派是中国唐代诗歌流派。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,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,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,到盛唐则全面成熟。小编在此整理了高岑诗派的经典古诗,供大家参阅,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!
    高岑诗派的经典古诗1
    1别董大二首
    高适〔唐代〕
    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
    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    六翮飘飖私自怜,一离京洛十余年。
    丈夫贫贱应未足,今日相逢无酒钱。
    在唐人赠别诗篇中,那些凄清缠绵、低徊留连的作品,固然感人至深,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、出自肺腑的诗作,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,坚强信念,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。高适的《别董大二首》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。
    2燕歌行并序
    高适〔唐代〕
    开元二十六年,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,作《燕歌行》以示,适感征戍之事,因而和焉。
    汉家烟尘在东北,汉将辞家破残贼。
    男儿本自重横行,天子非常赐颜色。
    摐金伐鼓下榆关,旌旆逶迤碣石间。
    校尉羽书飞瀚海,单于猎火照狼山。
    山川萧条极边土,胡骑凭陵杂风雨。
    战士军前半死生,美人帐下犹歌舞!
    大漠穷秋塞草腓,孤城落日斗兵稀。
    身当恩遇常轻敌,力尽关山未解围。(常轻敌 一作:恒轻敌)
    铁衣远戍辛勤久,玉箸应啼别离后。
    少妇城南欲断肠,征人蓟北空回首。
    边庭飘飖那可度,绝域苍茫无所有!(飘飖 一作:飘摇;无所 一作:更何)
    杀气三时作阵云,寒声一夜传刁斗。
    相看白刃血纷纷,死节从来岂顾勋?
    君不见沙场征战苦,至今犹忆李将军!
    《燕歌行》是高适的代表作。虽用乐府旧题,却是因时事而作的,这是乐府诗的发展,如果再进一步,就到了杜甫《丽人行》、《兵车行》、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”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。《燕歌行》是一个乐府题目,属于《相和歌》中的《平调曲》。
    高岑诗派的经典古诗2
    1蜀葵花歌
    岑参〔唐代〕
    昨日一花开,今日一花开。
    今日花正好,昨日花已老。
    始知人老不如花,可惜落花君莫扫。
    人生不得长少年,莫惜床头沽酒钱。
    请君有钱向酒家,君不见,蜀葵花。
    《蜀葵花歌》是岑参七言歌行的代表作。岑参擅长七言歌行,他的歌行不用乐府旧题,而是自立新题,通过语句长短和押韵形式的灵活变换,使诗歌产生多样化的节奏和蓬勃动人的旋律。
    2寄左省杜拾遗
    岑参〔唐代〕
    联步趋丹陛,分曹限紫微。
    晓随天仗入,暮惹御香归。
    白发悲花落,青云羡鸟飞。
    圣朝无阙事,自觉谏书稀。
    诗题中的“杜拾遗”,即杜甫。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年(至德二年)至758年(乾元元年)初,同仕于朝;岑任右补阙,属中书省,居右署;杜任左拾遗,属门下省,居左署,故称“左省”。“拾遗”和“补阙”都是谏官。岑、杜二人,既是同僚,又是诗友,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。诗人悲叹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。诗中运用反语,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。
    3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
    岑参〔唐代〕
    鸡鸣紫陌曙光寒,莺啭皇州春色阑。
    金阙晓钟开万户,玉阶仙仗拥千官。
    花迎剑佩星初落,柳拂旌旗露未干。
    独有凤凰池上客,阳春一曲和皆难。
    杜甫、王维、岑参三首和《早朝大明宫》,其艺术成就都超过了贾至的原作。在诸和诗之中,杜甫的和诗以其格律谨严而著称,王维的和诗以其气象阔大而驰名,至于岑参的这首和诗,则以其押韵奇险、属对精工与用语之典丽而深获历代论者之盛誉。
    高岑诗派的经典古诗3
    1营州歌
    高适〔唐代〕
    营州少年厌原野,狐裘蒙茸猎城下。(狐 一作:皮)
    虏酒千钟不醉人,胡儿十岁能骑马。
    唐代东北边塞营州,原野丛林,水草丰盛,各族杂居,牧猎为生,习尚崇武,风俗犷放。高适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,富有边塞生活情趣。
    2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/ 塞上闻笛
    高适〔唐代〕
    胡人吹笛戍楼间,楼上萧条海月闲。
    借问落梅凡几曲,从风一夜满关山。
    高适的诗有一种苍劲之感,充满了边塞情怀。这与他在边关生活过,心中充满保家卫国的思绪有关。但这首诗展示了他的另一种风格,与其他写边塞生活的诗不太相同。
    3听张立本女吟
    高适〔唐代〕
    危冠广袖楚宫妆,独步闲庭逐夜凉。
    自把玉钗敲砌竹,清歌一曲月如霜。
    抒情的画意美和画面的抒情美融为一体,是盛唐许多名篇的共同特点。这首诗写女子而洗尽脂粉香艳气息,更觉神清音婉,兴会深长,超尘拔俗,天然淡雅,在盛唐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。
    高岑诗派的经典古诗4
    1送李侍御赴安西
    高适〔唐代〕
    行子对飞蓬,金鞭指铁骢。
    功名万里外,心事一杯中。
    虏障燕支北,秦城太白东。
    离魂莫惆怅,看取宝刀雄!
    此诗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,其中强烈表达了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,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。
    2醉后赠张九旭
    高适〔唐代〕
    世上谩相识,此翁殊不然。
    兴来书自圣,醉后语尤颠。
    白发老闲事,青云在目前。
    床头一壶酒,能更几回眠?
    全诗在章法上虚实结合,虚写处内蕴丰富,而不显得空虚;实写处形象具体,但笔调轻灵,而无板滞胶着之感。这种巧妙的结合,使诗人的感情与诗中主人公的形象融为一体,产生出动人的艺术力量。另外,此诗语言清新明朗,与诗中欢快活泼的情绪相适宜,真切动人。
    3金城北楼
    高适〔唐代〕
    北楼西望满晴空,积水连山胜画中。
    湍上急流声若箭,城头残月势如弓。
    垂竿已羡磻溪老,体道犹思塞上翁。
    为问边庭更何事,至今羌笛怨无穷。  这首诗虽然充满塞上烟尘,但究其根源,诗人写的是自己怀才不遇的忧闷之情,与其他的边塞诗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有所不同。首联写诗人登高所望见的壮丽景色,起句宏伟,而且跳脱,铺就出一绝大之空间。诗的颔联写水流的急,月势的静,两相映衬,衬托出诗人欲动不能,欲静还动的心境。前四句景物特点是写出了塞风光的苍凉雄壮。颈联写诗人追思历史旧事,对人生际遇,祸福更替有了更深的认识,但内心因不得志而郁结的愁思仍然溢于字里行间。尾联是诗人对边塞生活高度凝练的概括,见解深刻独到。后四句抒发作者饱尝世途艰辛,前途未卜的心情,起突出主题的作用。
    高岑诗派的经典古诗5
    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
    岑参〔唐代〕
    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
    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    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
    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。(难着 一作:犹著)
    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
    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
    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
    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
    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
    此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,作于他第二次出塞时期。此时,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器重,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。
    2逢入京使
    岑参〔唐代〕
    故园东望路漫漫,双袖龙钟泪不干。
    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。
    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。它之所以受到推崇,主要是写得自然、本 色。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,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: “万里奉王事,一身 无所求;
也知塞垣苦,岂为妻子谋。”因 此从道理上讲,他是自愿的,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。只是,理智是一回事,感情又是一回事。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,
在通讯、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,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,要离家数 千里,穿越戈壁沙漠,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,岂有不想家的道理?
    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
    岑参〔唐代〕
    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。
    遥怜故园菊,应傍战场开。
    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,并且各有特点。岑参的这首五绝,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,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。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,实际构思精巧,情韵无限,是一首言简意深、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。
    
    

    古诗相关文章:
    ★ 王安石古诗词10首欣赏
    ★ 中国经典的古诗词大全
    ★ 优美的古诗
    ★ 中国优秀的古诗词大全
    ★ 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大全
    ★ 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词大全
    ★ 王安石古诗词欣赏10首
    ★ 杜甫古诗词10篇欣赏
    ★ 励志古诗词10首
    ★ 刘禹锡诗豪经典古诗词